笔趣阁

第26章 媒婆的嘴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媒婆的嘴有多厉害#

视频中,一位女子操着闽越地区的方言——

女方:我想问一下,就是男方有多高

媒婆:他1米6啊,但是他蹦起来的话,有1米8那么高啊!

女方:那,他有编制是吗

媒婆:是,他,他坐过牢(心虚)

女方:那他鲨(叉)过人是吗

媒婆:现在变很好了!都,都不会乱鲨人了你看他过来路上都没有把我鲨(叉)掉!

女方:人比较稳重是吗

媒婆:200多斤呢,必须稳重啊

女方:他还离过两次婚是吗

媒婆:啊,这个叫胆子大,又有魄力!拿得起又放得下。你说结婚不好的话,人家结两次婚干什么~】

这个口音太搞笑了,比内容还具喜剧效果。

评论区

网友a:(一米六的两百多斤杀人魔,销量:2)

网友b:没看上,回去路上就给你叉咯[泪奔]

网友c:我的简历让媒婆写[九转大肠]

回复

(这媒婆给我写的进世界一百强都不在话下[尬笑])

(媒婆的嘴是使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我嘞个豆,谁分得清这是相亲还是诈骗啊[微笑])

网友d:男方——植物人

媒婆:比较安静[愉快]

回复

(媒婆:对方一眼就相中你了

见面:独眼龙[微笑])

(媒婆:从小就话不多

实际:哑巴)

(男方——残疾人

媒婆:没事,不走路看不出来)

——————

天幕之下,人们目瞪口呆。

这是后世的媒人!

怎会如此信口雌黄。

媒人,在古时还是挺重要的。《诗经卫风氓》中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就有无媒不成婚的意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封建社会下人们的劳动、教育、娱乐都局限在家庭里,“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使得家长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家里有些什么人。

因此,即使自己家里的儿女已长大成人,却不知哪家需要嫁女娶媳。

封建的风俗造成了人们在情感问题上的腼腆心理,委托他人曲道求之是封建时代求偶之法的重要表现形式。

不管如何,都得有一个媒人从中斡旋。

所以媒人的名声是很重要的。

毕竟大家都怕所托非人。

可这后世的媒人怎么回事,哪怕媒人总是要美化一下对方,可这也太离谱了!

难怪后人不爱成婚呢,一不小心就入了虎穴。

古时的媒人也很气,是谁如此没有行业道德,败坏我们名声!

一些未出阁的女子害怕地抱紧了自己的娘亲。

她娘赶紧安慰她:“别怕,这只是个例,后人是拿这些事开玩笑呢。媒人是要口碑的,还有你父兄关注着呢。”

……

一些单身汉则很悲愤:杀人犯都有媒人介绍对象,他这种身家清白的怎么就没有媒人来找!

……

汉,刘彻感慨,这种人做媒人真是太屈才了。

要是在大汉, 他立马派这人跟着张骞去出使西域,让这妇人去游说西域其他国家与大汉一起包围匈奴!

……

唐,李世民很好奇,写简历是什么,荐书吗,怎么能让媒人来写荐书。

而且这个世界一百强,听着就很不错,都是些什么地方呢。

……

清,雍正一听到这个声音,先不管内容,条件反射开始头疼。

这一听就是福建那块的口音。

他曾说过:“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

就算他让人去礼部学习官话,学完后,那些人说的也非常蹩脚,害他都有应激反应了。

因此雍正年间,广东福建设立了正音书院,两地人进入仕途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会说官话,不会说的不录用。

雍正缓了一会再听,这还是个媒婆在给女子介绍对象。

言语中透露着荒唐离谱,他想到天幕对女子的种种维护,叹了口气。

看来男女姻缘这块的章程也得改起来了。

……

明,朱棣也在和徐皇后商量这事呢。

徐皇后:“皇上,女子生来世间本就不易,婚姻就相当于女子第二次投胎。

你看后世的女子们在天幕上如此自在快活,都无法避免在婚姻上遇人不淑。

若大明不修改这方面的问题,盲婚哑嫁,恐落差太大,民间生怨。”

朱棣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女扮男装之至尊战神 背着僵尸修仙 什么审判者?我只是个普通人 戏惹君心 第三者沉默 不认命!我抢了原女主的金手指 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