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15章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苏粒看着评论区上的推荐视频广告,点击跳转进了某站。

【华国银联的广告#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安史之乱,大唐漠北驻军调回长安平叛。

余下数千将士深陷四十万敌军,与长安失去联系。

二十五年后,漠北仅存最后两城。)

……

在遍地是尸体的沙漠中,一个披散着头发,形似乞丐的人趴在唐军尸体上,翻来翻去,像是在找钱粮。

幸存的郭元正抓住了他,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个乞丐也是唐军,只是自己所在的坞堡失守,他也只能流浪了。

因为战争的需要,龟兹的第九骑兵队郭元正率领一群士兵,将一些军用资金转送到西州,途中遇敌,除郭元正外,其余将士全部牺牲。

两人于是一起同行,前往西州。

在路上,他们讨水喝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包中的军资,钱币叮咚作响。看着周围人的眼神,两人警惕地收拾包裹,转头就跑。

一群人追了过来,二人以为要苦战一场,没想到那群商人并没有上前,只是放了一包干粮和水在地上。

“好多年没见过大唐的兵了,敢问军爷,是不是我们大唐的人马要回来了”

“……”

“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保重!”看二人并未回话,商人们只能抱拳,转身离开了。

……

二人继续一路艰苦前行,遇到过好心人,也遇到过贼人。路上没了马,他们就驮着军资往前走,再苦再累,他们始终也没有动用一点军资。

期间,流浪士兵卢十四也曾抱怨:“敌军几十万人马,这点钱有什么用!”

郭远正:“哪怕能多换一车粮草,一把刀,一支箭,就能多一个敌人知道,这,是我大唐!”

他举起钱币:“很多商人和百姓,为我们提供粮草,被敌人抓去掉了脑袋,他们认的不是这个钱,是钱上铸的两个字——大唐!”

“……”

又一次,二人遇贼后,以少敌众,将对方全部斩杀,而郭元正也不幸遇难。

……

卢十四没有卷款跑路,他一人连走带爬,驮着装了军费的包裹,终于抵达了西州城。

迎接他的,是满城的白发唐兵。

“军费送到,分文不差。”卢十四郑重地双手递上军费。

……

视频的最后,歌声响起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苏粒看的泪流满面,这广告怎么回事!做的这么好,想让她哭死吗,呜呜呜。

今天出门没带纸巾,害她只能拿袖子直抹眼泪,路边的小朋友都好奇的看过来了。

她点开评论区

网友a: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平叛,安西军精锐尽数前往中原,只留下万余兵士镇守。

安史之乱后,唐朝实力大减,再也无力控制西域。

766年,吐蕃趁机攻占河西走廊,切断西域同大唐的联系。

至此,安西孤悬西域。

驻守西域的安西军,甚至连唐朝改元都不知道。

上世纪吐鲁番出土的文物有“广德四年”的字样,而真实的广德只有两年。

768年,安西军小队突破重围到达长安,所有人都以为西域早已丢失,他们却告之,安西将士依旧在苦苦坚守,为国尽忠!满朝文武皆怅然落泪。

又过了十三年,安西军使者借道回纥,长途跋涉再次来到长安,震惊不已的唐德宗,口述一道封赏:所有官兵将帅,连升七级!

然而,感动虽感动,大唐却没有派出一个援军。

远在安西的将士也无法享受这份殊荣,留给他们的,只有等不到援军的浴血奋战。

787年,安西北庭都护府遭吐蕃攻袭,大都护李元忠竭力死战,没于阵中,都护府7千唐军全部战死,自此,西域只剩下安西都护府。

808年,安西四镇最后一处根据地,龟兹。

城外,是满天黄沙,和望不到尽头的胡骑。

此时,距安史之乱已过去42年,从前威震西域的安西铁军早已白发苍苍。

最后一任大都护郭昕,率领一群须发皆白的将士,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军壮烈殉国。

也许,安西将士坚守西域42年的信念,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再看一眼长安。

……

“头儿,你说长安远,还是太阳远”

“废话,当然太阳远。只听过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过有人从太阳来。”

“那为什么,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回复

(他们就是长安。有你在有我在,长安就在[哭])

(李隆基你真该死啊)

(他要是晚年不昏庸,地位就类似汉宣帝了)

(不要碰瓷我汉宣帝,他类似个粑粑)

(山河皆破碎,西北有孤忠)

(万里一孤城,满城白发人)

网友b:西域一别千年啊。那句“敢问军爷,是不是我们大唐的人马马上要回来了”,这个“马上”,就是一千多年啊。在我们这些知道了历史的人看来,是多么的令人唏嘘。

网友c:曾经唐朝和阿拉伯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也就是那场怛罗斯之战。

当时唐朝军队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再加上这个时候盟友出现了叛乱,因此导致了唐军失败。

后面唐朝军队准备了很长时间,期望能够一雪前耻,却被唐朝内部的一场叛乱打乱了。

这场叛乱就是安史之乱,当时为了能够对付这个威胁,朝廷将安西这些地区的军队调往内地平乱。

这就导致了一个致命结果,安西四镇被吐蕃趁火打劫。

他们占领了唐朝的一些地盘,并且还将安西四镇和朝廷的联系都给中断了。

后面大唐想要重新经营安西地区,所以就派出了郭昕担任安西的一把手。

这个人就是那个郭老令公的侄子,但是在他到达安西四镇不久之后,就彻底和朝廷失去了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认为他们已经战死了,毕竟这个时候安西这些地方都是在吐蕃的控制之下。

但是郭昕在西域带着几千士兵常年战斗在四镇之间,而且坚持了15年的时间。

后面他们终于和朝廷有了联系,这让当时的朝廷非常吃惊。

当他们知道安西地区还在唐军的手中时,满朝文武感动的泪流满面。

唐德宗因此加封郭昕为安西大都护, 并且封了一个武威郡王。

给这些将士全都连升七级。

但朝廷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援助。

后面负责接洽的陇右节度使发动了兵变,导致了大唐更加没有能力去帮助郭昕了。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郭昕他们选择投降,也算是对得起唐朝了,但是这些人还是选择了抵抗。

又接着让安西四镇在唐军手中存在了27年。

也就是说他们在与唐朝失去了联系的42年中,都是一直选择战斗。

最后这群曾经年轻的小伙子,也都变成了满头白发,最后在仅仅剩下一座孤城的时候,他们依旧是选择了死战。

数千名白发苍苍的老兵在郭昕的带领下,冲向了十万吐蕃精锐,让他们见识了大唐的铁血军魂。

这些铁血军人的精神,才是大唐名扬世界的脊梁和支柱,也是我们这些华夏后人继承下来的最重要的精神财产!!!

网友d:可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永远征服这块土地,正如吐蕃最后离去一样,西夏迟早也会离开。到时,你我的子孙将会留下来,就像那离离原上草,因为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汉人之魂,要比其他任何民族都多得多。告诉你,此地是汉土。——井上靖《敦煌》

回复

(想起来挫宋眼睁睁的看着归义军被西夏所灭而不救援,导致河西一去900年。感觉心里堵得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婚然心动:首席老公,抱紧我 魔尊在都市 念神记 爽爆,末世女古代逃荒赢麻了 穿越七零:我不是炮灰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七零:上午结婚下午给前夫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