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62章 重启调查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李泓暄跪在尚书房内,旁观着景泰帝与臣子们的来回交锋。

君臣之间意见相左,几位老臣颇为强势,但景泰帝亦非等闲之辈,他在皇位上与世家斗了半生,对人心拿捏早已稔熟于胸。

不经意间,皇帝便将殿内臣子引作两拨,来回之间,互斗机峰。能入尚书房近身伴架的臣子大多已修成人精,此刻在皇帝面前,当然是唱念做打,样样俱佳,一时间书房内热闹异常。

李泓暄跪在一旁,只觉得耳畔嗡嗡作响。在他眼里,那些臣子各个面目狰狞,心怀鬼胎,难为父皇不但忍住了聒噪,还能时不时出招弹压。而他却只觉心烦气闷,被周遭压抑的氛围堵得透不过气来。

李泓暄低头望着地上金砖,于苦闷间不自觉回想起当年的场景来。

记得那时年纪小,有几次犯了错,被崔后揪到景泰帝面前,同样在尚书房罚跪。

可那时,自己面上虽战战兢兢,心底里却很笃定,默默数着地上的金砖。只要数到一定数目,大哥李泓晖必然赶来为自己求情。然后自己再哼哼唧唧哭求一番,顶一个无用皇子的骂名,便可逃出生天。

自接受了琉璃姑姑的哭求,甘心躺平后,他早失了上进心。

那时的他虽不得帝后重视,没有臣子恭维,却能活得没心没肺。不过偶尔被崔氏子弟欺负打压几番,得皇后几个冷眼。此刻回想起来,果然是年少不知愁,当年觉得天大的委屈在如今都算不得什么。

是啊,自己现在需要直面朝臣的威压与弹劾,学习如何应付这帮又硬又臭的老骨头,真心叫苦。

因着后宅之事,被御史口诛笔伐,李泓暄真正明白了那日太子哥哥眼含悲愤对自己的郑重提点:“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可能只是别人的精心布局。”

李泓暄的脑海中出现了杨芸儿倔强而愤怒的眼神:“我本清白,无需自证,倒是王爷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遭遇同样的算计,当年太子妃选择以死明志,而杨芸儿则更绝,孤傲不屑争辩,用一种对男人居高临下审视的眼神,直接将球提给了李泓暄。

六小王子不得不承认,他这个没教养的乡下侧妃是对的,被算计的女子本是无辜,倒是身为男人的自己需要自证能力。

李泓暄心中悲鸣数声,如果当初皇嫂能做出和杨芸儿一般选择,没有自裁,太子哥哥是否就不会消沉至死毕竟太子哥哥一直相信皇嫂,且太子是有能力的,只是皇嫂没有给哥哥机会。

他的思绪飘到了与太子哥哥一起痛饮的最后那场酒。

那是他太子哥哥第一次在他面前展示出软弱的一面。只可惜那时候自己还未开窍,大哥的许多话他都没有听懂,无法及时回应。

自太子哥哥薨逝后,他这块上书房的朽木,被逼离了自己的舒适区,置于众目睽睽下生受各种雕琢。他才明白大哥当时曾有多难。

流水的帝王,铁打的世家,在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权臣面前,帝王也并非一直强势。那些朝臣并不因你流着天家的血,便会自觉忠心臣服于你。

帝王与权臣的博弈历来如此,不是你架空我,便是我弹压你。景泰帝当年被崔氏扶上位,可最终他恨的也是崔氏。时至今日,李泓暄才想明白父亲逼自己联姻杨氏的苦衷。

帝王家的无奈,无关感情。

这些父王尚且驾驭吃力的世家,自己未来又将如何操控

看着父皇眼底的疲惫之色,李泓暄开始和自己较劲。他一方面觉得委屈,可同时也恨自己无用。

他害怕那副担子落到自己头上,又暗暗觉得自己必须努力,早日替父皇,替大哥担起责任,守护李氏江山。

对了,还有府上那个小侧妃,曾说要去看一看政通人和之下的大好江山。(第9章)

耳边君臣相争,嗡嗡之声不绝。李泓暄逼迫自己习惯这种场面,可他还是陷入不停的自我纠结之中,头痛欲裂。直到景泰帝打发走那批大臣,六小王爷依旧未从纠结中走出来。

结结实实挨了景泰帝一顿臭骂后,李泓暄才彻底清醒过来。他收拾起心中残存的委屈,决定咬牙面对现实,召回早年被他亲手埋葬的好胜心。此时此刻,他需要快速成长。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借着景泰帝训斥他后宅事之际,将当日看到的关于太子妃的事说出来。此前,困于皇室脸面,他除了太子哥哥,从未对第三个人提及。

按照杨芸儿给他的启发,如果这是一个陷阱,那么引核心观众前去发现不堪场景的人,必然有最大的嫌疑。

当日皇后和秋月姑姑如何发现太子妃与崔十二郎独处顺着这个线索挖下去,或许能够查清当日的阴谋,还太子妃清白,弥补太子哥哥的遗憾。

听儿子絮絮叨叨将事情说完,景泰帝呆愣半晌。

他对太子之死。始终抱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他恨崔家,连带着不喜流着崔氏血脉的嫡长子。

可他又努力栽培过这个儿子,希望太子这一代能完成终结世家专权局面的使命。

今日听了李泓暄的转述,他才知道自己当年肆无忌惮对长子的辱骂打压,给长子带来了何等痛苦。

太子薨逝至今,他那老父亲的心才后知后觉的揪痛起来。

一阵阵悔意涌上心头,令景泰帝有种头昏目眩之感。可他是帝王,不能将悔恨这种情绪轻易显露在面上,更不能暴露出内心的软弱。

他努力眨了眨酸涩的眼睛,拳头于龙袍袖子里紧紧握住,愣是一滴眼泪都没有落下。

帝王无情也无心,他早年稀疏的几缕真情随着云氏的香消玉殒而消失殆尽。

仅过了数息,景泰帝已调整好情绪,看了眼尚且稚嫩的六皇子,声音中到底多了几分慈爱:

“此事父皇会亲自去查。你先把这些话烂在肚子里,切勿惊动崔后,也不能和皇后宫中任何人说。”

李泓暄本想争辩几句,却被他父亲威严的眼神止住了话头。

但他想了想,还是鼓起勇气,说出一桩心事:“大哥临终前给儿臣带信,让儿臣保护好梨儿。这是大哥唯一的骨血。既然大哥信皇嫂,那梨儿必定是皇室的血脉。求父皇准许梨儿认祖归宗。”

景泰帝呆坐龙椅上,脑海中浮现了长孙胖乎乎的小脸。

太子妃崔氏曾于梨花盛开的季节诞下皇室长孙,小名梨儿,大名李珩。

初次得孙,景泰帝原也是欢喜的。可看到崔后与太子妃,崔氏婆媳两人轮流抱着孩子亲厚的场景,他又吝啬地收起了对孙子的那份爱。

正是出于对崔氏的愤恨,太子妃事发后,他任由崔后用滴血验亲否认了梨儿的皇室血脉,他也看着太子一夜夜跪求,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他乐得看崔氏的人互相伤害。

可他也没有料想到自己的长子最终因绝望而失了性命。

那个孩子,被定为夭亡,消失于人前,在皇室族谱上留下了遗憾的一笔。若这孩子还活着,应该有两岁了吧,此时也该能跑能跳,能叫爷爷了吧。

景泰帝的眼中再次泛起酸涩之感。他看着李泓暄期待的眼神,原本挺直的帝王脊梁没由来委顿下去,犹如一名普通的苍老祖父。

可他最终什么表示也没有,只淡淡说了一句:“既然你能保护那孩子,就好好护着他。世间已无李珩,但梨儿可以好好成长。让那孩子在民间快乐长大或许也不是坏事。”

“父皇,那可是大哥最后的骨血啊,怎能任其流落民间太子妃虽出嫁前便认识崔十二郎,安知背后之人不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只为污蔑梨儿的出生”

“怎么,你将李珩找回,是想让你的侄子替你承担帝国责任吗”看着脑子缺了几百个心眼子的傻儿子,景泰帝气不打一处来。

李泓暄被景泰帝这么一提,脑海突然多了个想法,若是自己能把侄子抚养成人,再把皇位交还给侄子,自己继续做潇洒小王爷,也不是不可以呀。

他心中这想法刚一冒头,就被自己的老父亲洞察,紧接着便迎来了景泰帝好一通咆哮。

景泰帝骂累了,跌坐在龙椅上。

太子去时,他竟有一刻在内心深处庆幸皇位的传承可以名正言顺避开崔氏的血脉,因为他确信崔后已不可能再生出孩子,而他不但还有别的成年儿子,且未来不是没有可能生出新的儿子。

然而此刻,景泰帝坐在高大的龙椅上,有了一丝迟暮的疲惫感。他看李泓暄的眼神里,也带出了几分老父亲的慈爱。

“你府上那个幕僚替你换了侍卫做的很好。朕再给你几个亲卫护你安全,你暗中也护着你哥哥的那个孩子。”

李泓暄赶紧向父皇谢了恩。

景泰帝没有再留他,而是将他打发走了。可李泓暄刚走到大殿门口,景泰帝又叫住了他,伸手将他招到身边,压低声音说了一句:

“万事提防着你的母后。”

李泓暄明显一愣,一时呆住不知如何接话。景泰帝又补了一句:

“既然你已将崔后的人从你府上清理出去,就不要再收崔后的人了,若她还有这个意思,就说朕都替你安排好了。”

随后,景泰帝神色倦怠,摆摆手将李泓暄赶了出去,不容他多问一句。

李泓暄离开约一盏茶功夫,景泰帝终于恢复了精神,他招来信得过的锦衣卫。交代对方去调查皇后身边的秋月姑姑,悄悄重启太子之死的调查。

此前关于太子之死的调查都集中于李泓晖揽月溺水那晚所饮的酒,偏偏这酒是杨妃送的,故而两宫多了许多啰嗦,连带着自己的幼子晗儿莫名夭亡。可如今发现,阴谋的起点竟是太子妃之死。

最后,景泰帝又吩咐了一句:“去查查李泓暄身边那个叫罗子昂的,看看是不是朕的故人。”

【李泓暄脑子终于开了一条缝,他还来得及成长起来吗】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在美国当警察的日子 顾总,不好了,夫人去相亲了! 前妻成新欢 腹黑郡主讨人爱 咸鱼穿越年代剧后卷哭重生对照组 一场盛世许流年 妖孽狂医俏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