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10章 回 陈寿亭的野望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非也,在下张店卢氏。”

“哦,卢老爷您好。您的大名早就在周村一带传遍了。听闻您有一位公子出国留洋了是吧”

没想到周飞凤还挺八卦。

“你是周村的哪家染坊将来倒是可以去实地看看。”

“张店城里也有染坊,你还大老远跑到周村去买布啊”

卢母不合时宜的话又传来了。

倒不是反感,只是大家确实差距挺大的。

“你这个人,您别在意,方便透露吗”

“周村通和染坊,欢迎卢老爷莅临。”

“这三位是令郎令爱”

“对,你们仨挤挤,让个空位给卢老爷!”

柱子直接跑到陈六子大腿上,采芹靠着窗口,感觉到陈六子紧紧挨着自己,嘴角带笑。

“那就叨扰了。”

卢家的丫鬟送了一些冬天才有的水果,比如沾化冬枣,还有潍坊梨子。

周家人几声吃过这个

周飞凤看了眼妻子,妻子连忙推脱不要。

这种场合也只有女人说得上话了。

“那位太太要不要过来坐坐他们男人有话要说,我们女人掺和着不方便!你们也是去济南吗”

看着周家座位底下顶上塞满的大包小包,卢母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客套了一句。

“是的,去济南走亲戚。”

走亲戚

难不成是苗家的穷亲戚

听说济南苗家有自己的面粉厂,难道没有自己的染厂吗

卢老爷和卢母都来了兴趣,各自询问打探起来。

“娘家姓赵,在济南开了一家三元染厂。”

“就是那家三元染厂”

卢老爷这下也跟着不淡定了。

济南三元染厂的名头可不小,至少比起他们卢家来那是大的没谱了。

卢母也觉得自己眼拙了,光从人家身上穿着就武断猜测,合着人家娘家有实力啊!

光是从自家男人口中就听到过好几次有关三元染厂的事情了。

虽说没法和苗家比较,但也是不错了。

“对,俺姥爷就是三元染厂的。”

周采芹张口就答了出来。

陈六子不着痕迹的扯了扯她的袖口,示意她不要那么大声。

倒不是在意她没见过世面,出门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至少防人之心不可无。

小胖妹没有什么防人之心,觉得人家对她好,就是好人。

陈六子准备以后有时间再好好调教了。

两家女主人还挺有话聊的,卢母从一开始的轻视,慢慢转变,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周母也是出自书香门第的,识文解字并不输给周飞凤。

至于卢母的娘家可是武将世家,她爹可是追随过左宗棠远征伊犁的。

陈六子之所以记得这些,都是电视剧卢家驹对二太太王桂珍说过那番嘲讽的话里得知的。

【结交卢府(主线)已完成,进阶任务已激活,尽可能多的给卢老爷留下好的印象,促成周家和卢家在青岛的合营,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励】

“周兄这几个孩子看着挺文静的,多大了”

“你们自己说!”

“启禀卢老爷,我叫陈六子,过了年15了,这是我妹子周采芹今年14,我弟柱子也12了。”

“不卑不亢,好小子!”

刚开始卢老爷还跟周飞凤聊一些诗词上的东西,接着就往染织厂上面靠。

“我们通和就是一家小染坊,帮人染个布还行,那些大染厂的事情...”

“爹,您不是老教我们不能过分谦虚吗染厂怎么了在我看来,跟咱小作坊的套路也是差不多的。”

周飞凤没有阻拦陈六子大放厥词,反而饶有兴致的聆听着。

卢老爷更是来了兴趣。

“怪不得你小子出门还带着皮囊,真的想去洋行弄点染料回去试试”

“爹,之前王师傅给的方子,我也反复尝试了,总觉得颜色方面不够鲜亮,光是不掉色这一个噱头显然是不够的。当然周村是小地方,老百姓只要衣服有个颜色就好,穿烂了明年还会继续染。但是咱通和不可能永远都窝在小地方一辈子的。”

“你继续说!”

这次卢老爷直接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卢老爷,爹,我听那些前辈师傅说了,现在好些大城市都有了染厂,他们都是用机器染织的,咱的观念也得跟上不是”

“可你有钱吗”

“爹,钱眼下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我敢跟你打赌,用不了十年,咱通和就能去大城市开咱自己的染厂,您信不信”

“爹信你,还不成吗在卢老爷面前大放厥词,您这是什么家教啊”

周飞凤还是脸一板,语气加重了。

“爹,我没有胡说,您给我一点时间,我保证让您看到一个全新的通和来。将来,别人提到咱周村,第一句话就是通和!”

没想到,陈六子这番话将来会成真,这都是后话。

接下来的行程,火车一路开得飞快,王村站和章丘站后,平陵城战没停,接着停靠历城北站、黄台站和大明湖站后,就到了济南了。

“爹,这是济南火车站钟楼去哪里了”

“又在那里浑说什么济南火车站什么时候有的钟楼”

陈六子一拍脑门,这才04年(关于陈寿亭的出生年代这里要标注一下。陈寿亭属虎的,不是1890年出生就是1902年出生,但是14岁那年他来到周村染织街还是清末时期,而大清是1912年亡的。所以推断下来,陈寿亭只会是1890年出生,14年后就是1904年,同年胶济铁路周村站就开通了),钟楼要到13年才有一个德国人设计建造,那时候钟楼才是济南火车站的标志性建筑。

“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帮你弟妹背点包袱行囊。”

他知道周飞凤还在回味刚才在火车上自己说的那番话。

只是作为长辈,他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

“周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先走一步了。”

“卢兄慢走!慢走!”

看着人家卢家一行人坐着人力车和牛车离开。

济南自清光绪年间就有了人力车,俗称“洋车”。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始于火影 侠之道者 一拳超人之兴趣使然的怪人 抗战:全能兵王,誓杀鬼子过百万 剑破万穹 崩坏之流浪的我和她相遇 霍格沃茨厨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