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90章 首开庭公平公正公开 建院线高举高打高调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咱都是一家人,礼貌那是给外人看的。”李书记接过话来。

“看看,这才是两位常有理呢。”袁旭凑到李钰耳边小声说道,两人吭哧吭哧的笑了起来。

吃着饭,聊了一会,李书记渐渐地把话题引到了正题上。

“月初的时候,省里召集了我们各地市一把手开了个会,主题就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要求各地对各自地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盘点整合,争取拿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同时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争创造出几家有代表性,能喊得出名号的文化产业企业。”

“旅游这一块,咱们琴岛市不担心的,按部就班来就行,但是文化产业,就有点抓瞎了。”

说起来惭愧,鲁东,作为一个gdp排名全国第三的省份,省内居然没有一家能拿得出手的文化产业企业。

鲁东卫视,作为一家乡土味全国第一的上星电视台,各种土味广告蜚声内外,各种化肥广告,药品、医院广告充斥了除了六点到八点之外的各个时段,当然,等到明年的兰翔广告上市,那才是鲁东卫视土味的巅峰时代的开始。

影视制作方面,鲁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电视剧的制作方面实力还是不错的,先后推出过诸如《高山下的花环》《大染坊》《金婚》等一系列的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但是在电影制作方面却一直缺席,而且民营影视公司实力极弱。

“你们老袁家,能不能组建条院线”李书记说完就停了筷子,等着袁氏父子回话。

也不怪李书记直接找到自己的亲家来商量这个事。

华夏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两轮。

1993年,出台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电影行业机制改革方案实施细则》以及《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影片购销暂行办法》,此阶段的电影机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电影制片厂自办发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影片直接销售给各省和省以下的电影公司,可以和发行部门实行发行收入分成。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影发行起到了很大的改革促进,但是对放映的影响有限。

此时电影院仍是国有,被纳入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内,加上电影院设备和管理落后,因此整体发行成本较高、发行混乱,省级电影发行公司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中影公司在地方上获得垄断性。

制片厂由面对一个垄断性的中影改为32个垄断性的省级电影发行公司,所以改革的成效有限。

由于上次改革成果非常有限,因此,到了2001年,出台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明确提出院线制将成为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主要机制,10条细则中4条用于明确院线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其中有一些带有行政色彩的政策。

本次改革,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城公司供片。

同时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快组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院线;鼓励有实力的院线跨省经营。凡是在2002年6月1日之前没有形成院线的地方,将停止向其供应进口分账影片。

这次改革,减少了发行的长度,制片公司和中影直接面对各院线发行,同时规定了国产片的放映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

但是,由于其仍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各省组建院线,并对院线的规模和设备做了一定要求,例如,院线所属影院数量不能少于10家,且实行计算机售票的影院数不得少于8家,可以组建一条省内院线,如果要跨省经营,则有更多的规模要求。

原则上,每个省的院线组建不得多余3条,尴尬的是,作为经济大省,鲁东目前属于自己的院线公司只有2家,而且还都是原来的国有影院在行政命令下的联合,不仅仅是貌合神离了,就是换了个招牌,但是内部仍然是各走各的路。

琴岛虽然不是省会,但是作为计划单列市,一直以来无论在哪个方面都稳稳的压省城一头,这次的会议一结束,省里老大还单独跟李书记聊了一下,希望琴岛作为鲁东改革的排头兵,在文化产业这个领域,也能带头攻坚克难,闯出一条路来。

李书记大大小小开了五六次会,一直没有什么眉目,前天外出调研,路过沙子口,看到了路边自己亲家的总部园区,忽然就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不是灯下黑么,自己亲家有几家公司多多少少的都跟文化沾了点边。

特别是那游戏,去年都开始做“电竞联赛”了,只是,虽然文化部门已经将“电子竞技”正式列入了竞技类体育项目,但是作风相对保守的鲁东一直对这个文化产业方向讳莫如深,不反对,但是也不愿意公开表示支持。

李书记思来想去,省里的这个任务,最简单直接的完成方式就是组建一条民营院线了,对于自己亲家来说,应该问题不大吧

袁传孝听完自己亲家的话,脑子里有点乱,对于院线,他的认知仅限于放电影,而且,才发现,两辈子下来居然没进过一次正儿八经的电影院,看电影的记忆居然还停留在打谷场上的露天电影。

下次一定要带袁旭他妈去电影院正儿八经的看回电影!

至于亲家的提议,呃,这不是有儿子么。

袁旭瞅了一眼自己的老爸,看清了对方脸上的表情,秒懂,是不懂的神色。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

从2002年张国师的《英雄》开始,开启了华夏电影市场的大片时代,国内票房市场也日渐火爆,大片票房进入以亿为单位计数,普通影片也渐渐进入千万级别的计数。

2003年,华夏电影总票房达到10亿,2004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5亿,而到了今年,有望冲击20亿大关。

这些数据还都是在网络售票尚不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进行的统计,如果加上目前普遍存在的偷票房,黑影票之类的影院手段,这个数字还能有个接近20%的增长。

老丈人想让自家做院线倒也不是完全无的放矢,从2.0的润家购物广场开始,已经加入了影城作为主力店,袁氏集团组建院线,在软硬件方面都没什么大问题,至于竞争对手,目前能够跨省经营的院线也不过10条,而且大多是跨三五个省,而且大多都是影院加盟形式,最大院线不过才不到三百块银幕。

“这个买卖,咱能做。”

袁旭的一句话,老丈人觉得自己的这个女婿,对自己提的要求那是半点磕巴都没有,有事是真上啊;而袁传孝呢,还在那里有一口没一口的喝汤呢,对自己不熟的领域,他一向都是很放心的让自己儿子去折腾的。

而袁旭的媳妇儿李钰,一点没有产业女主人的自觉,现在基金会的事都忙不过来呢,哪有空管这些

饭后三天,《琴岛日报》头版刊发题为《打造文化产业新格局,打造琴岛文化新名片》的新闻报道,浓墨重彩的记述了琴岛袁氏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正式组建悠家电影有限公司,计划在本年度开设80-100家影院,新增550到750块银幕,预计年总票房超5000万,同时成立悠家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

而安家商业地产有限公司也将计划在绿岛区投资兴建一座影视制作基地,预计总投资额高达120亿元,建成后将集影视城、影视制作基地、旅游等于一体,从根本上提升琴岛影视制作水平。

当天,袁氏集团官网采购中心板块也同步上线了影视产业方面的采购信息,标的额为700万的影院设计方案集采需求首先上线,然后就是影视基地前期勘测方案集采需求。

同步给国内各大猎头公司放出了大量的影视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鉴于袁氏集团一贯员工待遇的美誉度,猎头还没有反馈,大量的中低层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简历已经雪片般的飞向了集团人力资源中心。

袁氏集团这次异常高调的进入影视产业,令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倒不是说怕老袁家来这个圈子里刨食,眼下单就电影市场来说,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而且这个市场每年还在以近50%的速度在告诉增长。

大家疑惑的是,老袁家这么大张旗鼓的,是有什么其它的目的吗

其实袁旭的心思倒也没多复杂,之所以这么高调,一来表示对自己老丈人的全力支持,这个是做给管家部门来看的,你看,你的产业政策一出,我琴岛的民营资本,从基础的制作基地到中段的院线发行,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这号召力,执行力,满分吧

二来,虽然有猎头公司的帮忙,但是,那些真正的有识之士,无论是高管还是基层员工,能主动过来不是更好最起码,能省下一大笔的猎头费用呢,至于待遇,袁氏集团在这一块上,华夏企业应该无出其右者,这在业内都是有口皆碑的。

君不见,人家位于泉城的第二家康家医院都已经开始打地基了,各地的安家小区就跟那雨后新笋一般噌噌的长。

“爸,我妈呢这两天我想回家一趟,我和小钰的婚礼的地方得跟我妈也商量一下。”袁旭放下粥碗问桌子另一边的老爸。

“不知道,人家现在都是好多天才联系我一回,估计这几天是在西疆吧。”袁传孝往嘴里塞了个鸡蛋。

“怪不得有时候打电话都是关机,去西疆干吗”

“好像是买了个公司,种西红柿的吧”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邪后驾到 穿成恶毒女配后我成功洗白 绝世王妃之我与王爷争天下 王爷心头宠:农家小娇妻 猎奇之安魂愿 地狱轮回 我咋就文娱全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