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51章 君臣相见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一会儿功夫,船队已经抵达海边码头。

赵与珞、文天祥、李邦宁、吴希奭、陈吊眼等人下船来到岸上。

三名百姓打扮的壮汉身边围绕着几名锦衣卫,人群中显得十分显眼。

赵昺打量着兴王旁边的那人,不是文天祥又是何人!

“臣文天祥拜见陛下,恭祝陛下圣躬万福安康!”文天祥行着礼,铿锵有力地说道。

“朕安!丞相,一路辛苦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朕在这碙州盼着丞相归来久矣。”赵昺动情地说着。

赵昺走上前去,紧紧地握着文天祥的双手,将其扶了起来。

“臣何德何能,愧对陛下厚爱。”文天祥再拜说道。

“丞相为了大宋社稷苦战东南,当得起,当得起啊。”赵昺拍着文天祥的手背说道。

“陛下,臣这些年漂泊各处,寸功未立。陛下如此厚爱,臣愧不敢当。”文天祥道。

“丞相,不必多言。丞相之心,日月可鉴,朕都明白。”赵昺拉着文天祥说道。

“陛下……”

“丞相,走,咱们回去好好再说。”

“臣遵旨。”

碙州行朝,龙椅上,赵昺正襟危坐。

诺达的宫殿里,一张张桌椅摆放起来,茶水、点心一应俱全。

“诸位卿家,今日丞相率领我大宋军民平安归来,可喜可贺。今日,朕心甚慰,也了却了一桩心事。”赵昺道。

“臣等恭贺陛下!”群臣道。

“都坐吧。”赵昺手一伸,示意道。

“臣等多谢陛下。”

“丞相,此行路上可安好”待众人坐定,赵昺问道。

“多谢陛下挂念,臣于上月二十五日离开潮州城,撤离军两万,民八万余人。陈大举部军民共计四万八千人。军民合计十五万六千一百二十八人。天佑我大宋,这一路上颇为顺利。”文天祥说道。

“善,朕又有了十余万军民,丞相有劳了。陈大举何在”赵昺大声喊道。

“草民陈吊眼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吊眼跪倒在地,大礼参拜道。

“大举,虽一介布衣却不甘为奴,召集乡邻反抗暴元,乃我大宋臣民之楷模。血战漳州,更是斩杀蒙元骑兵一千余人,击伤高兴,此大忠大义,功在社稷,待朕与众卿家商议之后,另行封赏。此外,户部、工部妥善安置大举所部百姓,不得怠慢。”赵昺一连串的说着。

“草民陈吊眼多谢陛下!”陈吊眼弯腰行礼道。

“臣等遵旨。”户部、工部官员出列道。

“漳州黄鹤、丁勇、孟力三位义士何在”赵昺高声说道。

“草民黄鹤拜见陛下。”

“草民丁勇拜见陛下。”

“草民孟力拜见陛下。”

听到赵昺召见,三人从殿外走了进来。

“三位壮士,免礼平身。朕曾昭告天下,凡是砍一颗鞑子人头,赏钱100贯。凡是砍5颗鞑子人头,赏钱500贯,并加封陪戎副尉。凡砍10颗鞑子人头者,赏钱1000贯,加封陪戎校尉。”

“三位壮士,刺杀漳州路达鲁花赤,蒙古人合剌普华。此人乃是伪元大官,不能和普通鞑子同日而语。”

“传旨,封黄鹤为锦衣卫千户,正五品,赏钱万贯。封丁勇、孟力为锦衣卫百户,正六品,各赏五千贯。还望三位义士今后为朝廷效力,精忠报国。”赵昺放开嗓音,大声说道。

之所以如此厚的封赏,无他,敌之贼寇,我之英雄,杀人放火受招安,千金买马骨。

消息传出,不愁蒙元内部不乱,敌人乱则力衰,我之力则强。

这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削弱敌人,壮大自己。

锦衣卫千户!正五品!一万贯!

“哗……”大殿内外似乎有那么些许的骚动。

如此厚重的封赏,那些普通官员要是不动心,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后世,多少人一辈子恐怕熬到退休连个副科级都得不到呢。

更何况正五品的高官了。

“草民……臣等叩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路走来,对锦衣卫早已经有所了解的三人压下激动的心情,连忙拜谢道。

“退下吧,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传旨,将合剌普华的人头和其他斩获,传首各地,让朕的大宋军民好好看看鞑子的下场!以振奋我朝军心、民心!”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

在这个时代里,向军民展示斩获的敌人首级和敌人的铠甲、旗帜是很平常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甚至还有很多做成京观。所谓“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带着手机闯大明 杀出生机 我的神级仙女老婆 未迟朝阳 霸妻侧漏 大奉金店 甘愿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