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五章 糜旸献策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其实刚才糜旸心中也有些担忧,他担心糜芳会一怒之下,对其痛下杀手。

但幸好,糜芳虽说私德有亏,但还是一个慈父,对其的舐犊之情十分深厚。

见糜芳已经默认了他擒杀徐详一事,糜旸知道接下来是重头戏来了。

糜旸跪伏在地,问糜芳道,

“父亲乃大汉重臣,又何必私会江东来使呢”

“若不是儿子提早发现了此事,此事若被大王知晓,后果不堪设想呀。”

糜旸利用自己的演技,很自然表演出了一个疑惑的儿子的模样。

听到糜旸的担忧之后,只觉将来已经暗淡无光的糜芳,突地放声大笑起来,

这时他已经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了。

糜芳笑声中充满了讽刺说道,

“若子晟今日未曾捕杀那徐详,数日后,吾之主人是谁还尚未可知呢,我又岂会惧怕玄德知晓此事。”

糜芳在说完这番话语,糜旸“吓得”赶紧抬头,他用一副震惊的神色看向糜芳,

糜旸哆嗦着嘴巴,口中不可置信的言道,“难不成父亲与那江东来使,相商之事乃是.......”

看着糜旸没有说出口的那后半句话,糜芳这时已经不想在儿子面前隐瞒什么,

他为自己寻找的后路被“不知情”的宝贝儿子给亲自斩断,接下来只觉自己已经深险死地,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不错,那江东孙权想要再次奇袭荆州,而那徐详便是吴主孙权派来前来招降我的。

吾与其已经不仅一次会面。”

“而吾方才与其相商之事,便是待来日吴军兵临城下时,吾如何开城迎之一事。”

在糜芳将所有隐情告知糜旸后,糜旸心中一副了然,但他脸上却要装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他双目通红,对着糜芳言道,

“父亲乃是大王元从之臣,数十年来从无二心,何苦今日有此想法矣!”

面对糜旸的这个疑问,糜芳只是嗤笑一声,他言道,

“为何

因为那关云长辱我太甚!”

“关羽那厮向来轻慢士大夫,往日里对吾就诸多鄙切之语,这本来算不得什么。

为父自知为谋臣,无孔明那经天纬地之谋略,为武将,无关羽、张飞那万夫莫敌之气概。”

“关羽乃是玄德大将,与我相交亦有数十载,为了玄德之大业,关羽那厮往日如何轻慢我,我皆可忍受。”

“但他不该想杀了我。”

“今岁其起兵北伐,原定方略至多不过半年就回,但其连战连捷,威震华夏。

在他威风八面的时候,他不知道,吾在后方筹措兵马粮草有多么辛苦。”

“荆州已经不是当年刘景升治下的那富足之国了。

赤壁之战以来,荆州陷入三方混战,已经残破不堪。

加上我军如今只有江陵、武陵、零陵三郡,武陵、零陵二郡地处荆南,本为蛮荒之地,

这两郡往日之中自给自足尚且困难,又何谈筹集军资供给前方。”

“因此自关羽那厮今岁出征以来,吾一直以一郡之国力,供养其数万大军开销,这能坚持几个月,已经十分不易。”

“但就在上月,其又命使者向我要兵力,要粮草,军械,”

“今岁入冬以来,荆州已有疫情流行,吾江陵一郡又耗费所有国力供养数万大军近半年,哪还有什么兵力,粮草,军械供给前方。”

“吾只是将详情据实已告,关羽就认为故意我拖延军资,还放出话来,

“回来就将我治罪”

“他如此言语,为父岂可坐以待毙!”

糜芳越说越气愤,他边说边用手击打身下的床榻,以示自己心中的愤怒。

糜芳的话语让糜旸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糜芳所言大多与历史上记载不差,后世许多人都骂糜芳卖主求荣,但其实,糜芳只是卖主求生而已。

不过,糜旸如今穿越来了,可不想糜芳卖主。

糜旸在听完糜芳的言语之后,立即动情得开口劝道,

“建安五年,吾出生在汝南,那时大王领兵攻略许都,在兵危之时,依然为我赐名旸,意为日出之意。

而后吾及冠,大王又为我赐字,子晟。

为君,他为臣下之子赐名赐字,这是德。

为主,大王在取得益州后,立即对父亲委以封疆大任,这是恩。

大王对我糜氏一族恩德深重,从未对我糜氏有亏,父亲纵使与前将军有嫌隙,但与大王何干

大王从未负我糜氏一族,今父亲岂可负之。”

糜芳出于与关羽的恩怨想要投降孙权,但这与刘备无关呀。

糜旸知道糜芳乃是江陵守将,纵使他斩断了糜芳投降江东之路,可若是他不激起糜芳的守卫江陵之心,那么一切也是白搭。

而这只能从刘备对糜芳的恩义下手了。

听到糜旸提起刘备,糜芳脸上浮现惭愧之色,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起了一个宽厚的脸庞,那脸庞依稀在对其笑着。

见糜芳脸上已有惭愧之色,糜旸接着说道,

“兴平元年,徐州牧陶谦病死,父亲与伯父共同迎立大王为徐州之主。”

“建安元年,吕布乘大王与袁术僵持之时,趁机偷袭下邳,并虏获大王的妻子。

那时大王根据尽丧,犹如无根之萍,身边智谋勇武之士纷纷离去,

最后唯有伯父、父亲等寥寥数人对大王不离不弃。

而伯父将姑姑嫁给大王,又丧尽家财奴仆资助大王,使大王军势复振。

那时曹操施以离间之计,上表荐伯父为嬴郡太守,父亲为彭城国相,

但父亲与伯父都不接受,决意跟随大王,这时大王复兴汉室在望,父亲怎又起了背叛之心”

说到这里,糜芳脸上的惭愧之色更甚。

糜旸接着说道,“建安二年,大王再次被吕布击败于小沛,父亲跟随其避难许昌。

建安三年,吕布派遣高顺等人攻破了大王据守的沛城,大王单骑避险。

父亲不避危难,几经波折,终与大王汇合。

建安五年,曹操亲自东征大王于徐州,大王战败,关将军被擒。

大王逃往青州,后父亲辗转千里带领着被打散的士卒,千辛万苦之下才与大王汇合,使大王不至于成为无兵之将。

建安五年,父亲跟随大王来到汝南,在这里与大王一起击杀蔡阳。

建安六年,曹操攻击大王,大王兵败汝南,父亲一路保护大王逃到新野。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刘琮投降,父亲跟随大王一起南撤。

在那场战役中,吾之兄姐,皆没于阵,父亲依旧不悔,继续追随大王。”

“这种种往事,皆是我自幼听大王讲述给我听的。

大王一日不曾忘父亲对其之忠义,

大王亦一日不曾忘其对我糜氏之愧疚。”

“可到了如今,父亲却要忘了初心吗”

“在今日之前,世人谁不赞一句父亲乃忠贞之臣,难道今日父亲要因为一念之差,使我糜氏清誉蒙羞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她的阴曹临时工愚爸 嫡女千岁 爱情初遇见 城市德鲁伊 秃废的青春 美女总裁之医武高手 美人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