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133章 大唐财相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www.sdjrxs.com

刘晏来了,颜老爷子想了一想,长叹一声。

“请他进来吧……咱们去见见吧……”

徐镇川根本不知道来的是谁,不过他看颜老爷子的状态确实不好,忍不住开口劝说。

“老爷子,不行就约个别的时间吧,何必非要今天相见,等你缓缓,明天后天,也都可以啊”

颜真卿摇头。

“你不知道,此刘晏乃是我大唐财政奇才,日前得元载援引,升任户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同时领度支使、盐铁使、转运使、铸钱使,乃是现在我大唐之中财政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

如果他要是管理别的,老夫一介闲人,自然想见就见不想见就不见,但是他执掌我大唐财政,最是要害,你也知道,我大唐财政如今摇摇欲坠,正是要大肆革新之时,他前来颜府,说不定有什么事情,事关财政革新,老夫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见才是。

走吧,我虽然看不上他的恩主元载,却也不能因私废公……”

说完之后,竟然不顾徐镇川的劝阻,当先走出了书房。

徐镇川没办法,只能跟在老爷子的身后,随时注意,生怕老爷子有个什么闪失。

就在此时,直播间中却有私信响动。

高义。

有关刘晏的资料。

说起刘晏,还真不是一般人。

他的出身极好。

这里的出身,不是说他是什么世家子弟,又或者是什么富商家的公子,而是这货从小就聪慧异常,到了什么程度

玄宗开元年间登科童子试,以神童授太子正字,年七岁!

没错,就是和徐镇川一样的那种科举考试,只不过徐镇川考的是进士科,人家刘晏考得是童子科,要抡起出身,和进士科的徐镇川相差无几,要是论年龄,不知道把徐镇川给甩到哪里去了。

就连蒙学经典《三字经》里面,都有关于刘晏的描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这是什么概念!

在大唐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无数读书人,都是念叨着刘晏的名字,完成了自己的国学启蒙!

我就问你怕不怕!

人家刘晏不但小时候厉害,长大了更厉害,绝对属于那种别人家孩子的级别。

玄宗天宝年间就开始办理税务,因政绩显著,官至侍御史,以后更是青云直上。

宝应元年,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等使,累封彭城县开国伯。

宝应二年直接封相,升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居宰相地位,仍领使职,堪称大唐财相。

就连他身死之后,出任大唐财相的众多人物,都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

完全可以说,刘晏一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整个大唐中期的财政。

在他担任大唐财相的几十年中,改革漕运、改革粮价,改革盐法,“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施政能力那是相当地突出!

这样的人物到访,怪不得颜老爷子宁愿拖着疲惫的身体,也要见上一见。

徐镇川本来还对刘晏这么不开眼有点意见,结果看了他的资料之后,对他相当的好奇,忍不住亲眼要瞧一瞧这位大唐的传奇人物。

刘晏早就等待在颜家的大堂之中,一见颜老爷子出现,赶紧起身行礼,双方见礼已闭,分宾主落座。

徐镇川以子侄之礼,侍立在颜老爷子身后,忍不住打量这位大唐财相。

只见他年岁不算大,生得一副俊朗的外表,尤其多年为官之后,养成了一副凛凛官威,即便在颜老爷子面前有所收敛,却也是一副威严姿态。

刘晏也注意到徐镇川的目光,便开口询问颜老爷子。

“这位小郎倒是少见,不是姓甚名谁,莫不是颜公老家来的子侄”

颜真卿摇摇头。“不过一个不成器的记名弟子,近日跟随我学习书法而已,不必管他。”

刘晏点头,开始说正事。

“刘某冒昧前来,乃是有一事相询,还望颜公不吝赐教……”

徐镇川在旁边一听,这才明白了刘晏所为何来。

原来,在颜老爷子死守平原郡的时候,那时候安史叛军势力浩大,平原郡的环境很是恶劣,不但周边郡县全都投降了安史叛军,就连平原郡内也没有什么粮秣,指望着朝廷派出援军、安排后勤,那根本不可能,只能自己筹粮。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颜老爷子看着满城军民也没啥好办法。

这个时候,他身边的一位幕僚出来了,对颜老爷子说,咱们不就是没钱么,好办,平原郡地处山东东道,距离海滨不远,这个地方别的不多,盐有的是,既然朝廷不能提供咱们粮秣,咱们就得从盐的身上想办法了,汉代就有盐铁之论,只要对食盐进行国家专卖,还用愁钱的事情么。

颜老爷子一听,成,就这么办。

结果颜老爷子一改大唐初期对食盐买卖放任自流的态势,把食盐以国家名义收集,然后再以国家名义买卖,从中获利良多,支撑了平原郡在安史之乱时候的整个地方财政,这才有颜老爷子死守平原郡的壮举。

事实上,食盐专卖这件事,乃是事出从权,要不是安史叛军把平原郡和朝廷之间的联系彻底分隔,以颜老爷子清雅方正的性子,也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不过他这无心之举,却是称为了大唐食盐专卖的第一人,同时也给大唐财政人才提了个醒。

这个人是谁

第五琦。

刘晏之前的大唐财相。

在北海听了颜老爷子的经历,立时惊为天人。

在肃宗朝乾元元年加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创榷盐法。随后迁户部侍郎,专判度支,领诸道转运盐铁等使。

这就算是正式拉开了大唐盐铁专卖的序幕。

就连盐铁使这样大唐中后期最为重要的职位,都是因第五琦而设。

不过呢,盐铁专卖这种事,经过多年的发展,第五琦一开始制定的体制,却开始渐渐不适应大唐的财政。

刘晏初任大唐财相,正是要想办法改革一下盐法。

所以,免不了要请教一下颜真卿这位“食盐专卖第一人”。

这才有了刘晏亲自登门求教的事。

颜老爷子一听,知道事关大唐财政,也不藏私,便把自己当初实行食盐专卖的种种合盘托出。

而徐镇川在一边听了,不由得心中一动。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退婚后,惹上山野糙汉的我被娇养了! 气哭!老妇手握千亿财产还要种地 冠上珠华 女尊之天香花神 孝与不孝生死绕 田园小针女 万界之超级打脸系统 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 超级猛鬼分身 你是我的难得情深 空降1630 农女医妃别太甜 我真的是游戏大神 妙医圣手叶皓轩 拂尘烬 实景红包大抽取 绝世神医:鬼帝的腹黑狂妃 战尊魔厨 召唤女神 黄金古神